對Star trek最開始的印象,
是在國小時,
每周六晚上八點,
台視從百戰天龍、馬蓋先、飛狼、新虎膽妙算、家有阿福等美國影集後,
接續播出的太空探險科幻影集,
一群搭著星艦企業號(U.S.S. Enterprise)的星際艦隊船員相關影集,
有時轉到就會看,
沒轉到就算了,
所以當台視從第三季之後停播,
我也沒甚麼印象,
直到研究所碩士班一年級,
在Hollmark頻道看到Star Trek: Voyeger,
凱薩琳。珍葳艦長帶領一群船員回家的故事,
才重啟了我對Star Trek的熱愛,
2002年時,Star Trek:Nemesis
Star Trek的第十部電影,
同樣是光頭畢凱艦長帶領USS Enterprise企業號,
這片是Star Trek最不賣座的電影,
可能是老梗過多,了無新意,
所以讓多數的影迷丟掉了他們的支持,
在等待七年之後,
Star Trek第十一部電影,Star Trek(無副標題),
中文電影名稱星際爭霸戰上映了,
這部由Lost檔案、不可能任務三等高票房影集及電視劇導演JJ製作的Star Trek,
重新拾起老影迷的熱情,
也吸引了很多新影迷的加入,
早期的Star trek,
是40年前的影集,
敘述第一代企業號及其成員的故事,
第二代的Star trek,
則是20年前的影集,
由光頭艦長畢凱領軍的企業號,
這個影集吸引了大多數的trekker,
第三代的Star trek,
在台灣沒有播出,
是屬於比較黑暗系列的Deepspace9,
敘述一個政治角力的太空站,
第四代的Star trek,
則是一艘小而美的星艦,
被宇宙另一端的力量拉到幾十萬光年外,
又回到探險的主軸,
第五代的影集,
只短命的播出了四年,
描述的是人類製造星艦後,
開始在地球附近領域巡航的故事。
而今年5/8上映的star trek電影,
是在描述第一代星艦企業號船上主要船員認識的過程,
基本上這部電影並不是依照1960年代的star trek的時間線,
而是另外的時間線,
這個時間線當中,
而改變時間線的人正是寇克船長的好朋友瓦肯人史巴克,
雖然這個時候原來時間線的寇克船長在時間流當中過著他愉快的鄉村生活,
史巴克為了要救同樣血緣的羅幕蘭人,
創造了紅色物質,
企圖將羅幕蘭星系即將爆發的恆星利用奇異點讓他消失,
但終究來不及,
因而使得羅幕蘭礦工回到了過去殺了寇克的父親,
而創造了另一條時間線。
基本上,
新電影時間線上,寇克艦長的父親會死,
主要是史巴克造成的,
但是,
寇克彷彿沒意識到這一點,
反而是想知道另一條時間線的寇克跟父親的關係,
對一個20歲年輕氣盛的小夥子來說,
這個寇克實在是太溫了。
這部電影在鋪陳上,
跟過去的十部電影差不多,
只是過去從未滅亡過的羅幕蘭星跟瓦肯星,
在這部電影中,
都毀了,
瓦肯星被毀了,
會不會造成瓦肯的年輕人對羅幕蘭的憎恨,
還是瓦肯人都有高度的邏輯及自制能力,
不會像史巴克一樣,
失去了母親而爆發了無法克制的情緒。
(不過為了一個來自未來而造成瓦肯星毀滅的羅幕蘭人)
(進而跟現在的羅幕蘭發生戰爭,會不會太不合邏輯呢)
只能說這部片子的編劇,
把主角都寫的太善良了,
就算是羅幕蘭礦工艦長,
都很善良(雖然他殺了凱文號的前後艦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