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終於在網路上找到跟我同名同姓的人

最巧的是 那男孩也是湖北人
雖然現在才18歲

還蠻訝異的
本來還以為我這個名字
能一直維持只有我本人用而已

2010年7月18日 星期日

這三個月

這三個月,
真的很忙,
忙著考托福,
忙著寫計畫,
忙著開會,
這麼忙,
到底是為了甚麼?

2010年4月8日 星期四

對王如玄跟楊志良兩位部長官員引起的風波

我其實對他們的話蠻認同的,
你什麼時候看過政府補助企業支付新進員工的薪資?
沒有兩萬二的補助,
你看有哪個公司願意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出全額的薪水?
兩萬二是政府支出,
那公司應該還要支出其他應給付的薪水,

問題點是那些公司是不是在金融海嘯過後,
有逐步提高員工薪資,
又或者是開始退出政府補助員工薪水的補助,
以公司的營業額開始支付員工的薪水,
領兩萬二政府補助薪水只是臨時的,
在減稅、降稅及各項優惠措施下,
還要嫌政府補助兩萬二不夠,
到時候政府倒了,
連到國外作外勞人家都不要你,
看你到時候怎麼辦。

馬英九雖然作的不怎麼樣,
但不能說王清峰講錯一個話,
把她趕下台成功了,
政客就見獵心喜,
現在就是要抓各部會部長的語病就是了,是嗎?

那些立委難道就沒有講錯話的時候?
國會保護傘不是這樣用的,
我看就算立委人數減半,
還是沒有提昇國會的品質咩!

另外,
楊志良的話是有點偏激,
那是從開頭推敲到結尾,
只舉出結尾的結果,
沒結婚的人會有精神病,
但是一些持續單身的人是會有精神上的問題,
這我在學校就有碰過這樣的老師,

我沒認為他說的對,
但是人本來就不是離群索居的生物,
一個人生活本來就會有風險,
精神病只是其中之一。

2010年3月30日 星期二

甚麼鬼? 精彩百年......

馬的,
投票給那個白癡,
真是浪費我的票,

甚麼中性的字眼,
就像民進黨說的,
那是閹割的字眼吧!

又不是哪一個國家公園或者是電影公司,
精彩百年咧!
或許那個民進黨的前教育部發言人,
我忘記叫啥咪名字的,
小孬孬的形容,
看來真的一點都不假,

建國百年都不敢說,
還敢以國民黨主席自居,
別跟大家說甚麼務實,
我看他是誤食了甚麼迷幻藥丸吧......

國民黨可不可以2012推別人出來啊.....
不然我投不下去。

2010年2月23日 星期二

<找同學分工合作>碩士警 幫癌末同學完成論文

〔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助人圓夢最樂!

取得學位隔日 含笑而終

甫取得碩士學位的屏東縣恆春警分局組長林明泉,日前得知黃姓同班同學因癌末無法完成論文,卻一心想取得碩士學位,林明泉聯合同學分工幫他寫完最終章;取得碩士學位的翌日,黃同學的人生也譜下終曲,含笑離開人世,同窗情誼讓人感動。

林明泉利用公餘攻讀屏科大高階經營管理研究所,去年底與21名同學陸續通過碩士論文取得文憑,同時間,獲悉家住屏東縣內埔鄉的黃姓同學,因為罹患肺癌第3期,無法完成論文,拖著病體仍希望能完成人生夢想,家人心裡不捨卻又束手無策。

同是步入中年才鼓起勇氣追求碩士夢想,林明泉對於同學的遺憾感同身受,主動以班代表的身分和其他同學討論如何協助圓夢,希望幫黃同學完成人生最後的心願。

擔心黃同學虛弱的身體不堪負荷,21名同學分工合作,幫好學不倦的黃同學完成最後一篇論文,趕送指導教授過目後,順利取得碩士學位。

林明泉紅著眼眶說,農曆過年前,同學們帶著他的碩士文憑到高雄榮總醫院探望已經無法用言語表達的黃同學,看到畢業證書的他,緊緊抱住證書,不敢置信的看著這群同窗。

為了讓黃同學安心,他們還請屏科大校長古源光打電話親自說,「黃同學你取得碩士,你的願望已經完成,可以安心養病了。」林明泉說,黃同學臉上興奮的神情,至今仍清晰浮現在他的腦海。

林明泉難過的說,呈現彌留狀態的黃同學,為了碩士學位的心願跟死神勇敢搏鬥,在取得畢業證書的隔天,安詳離開人世,但好學不倦的精神值得流傳下去,作為現代學生的求學典範。


-----

真感人的同學情誼啊

屏科大果真是個好學校

有一堆心地好學生

2010年1月25日 星期一

花蓮傍晚的天空

上星期,實驗室又到花蓮出差,這趟出差,為的是實驗室學弟們的實驗材料。
當晚,我們住在一個提供我們當歸種子的農民家。
到他家時,已經是傍晚時分,一下車,就看到西邊的景象,
太陽已經下山了,月亮就像被雲拋到天空上一樣。
彎彎的微笑掛在雲袖的末端。

隨著時間逐漸晚了,我試圖用長時間的曝光,
捕捉住這一刻,月亮不是變圓了,而是曝光過長,亮的部分就會覆蓋暗的部份,
又變成滿月了。


2010年1月15日 星期五

2010-01-15 日偏蝕


日偏蝕,天狗食月,阿蒂蜜絲遮住了阿波羅。

隨我們怎麼說!!不過是銀河系中數千萬顆恆星被自己的行星遮住的模樣。

2010年1月10日 星期日

北半球冰風暴 暖化是主凶

更新日期:2010/01/09 04:11

〔記者林嘉琪/台北報導〕科學家說暖化導致全球升溫,何以今年冬天的北半球卻遭低溫暴風雪覆蓋?氣象專家指出,暖化正是風雪冰封北半球的元凶,本月底第三波低溫恐會再襲北半球,歐美寒災還有得受!

氣象專家指出,全球氣候大冷大熱,主要就是地球暖化削弱了大氣及洋流的調節溫度功能,夏天,北極因為暖化冰融;冬天,海洋大輸送帶無法把赤道的熱能送往極地,北極又變冰庫,冷空氣向外發射,冰封北半球北緯二十度以北區域。

月底第三波低溫再襲

台大氣候變遷研究中心主任柳中明表示,氣候預測指出「第三波北半球低溫將出現在一月底,目前預估強度不會超過這一波,但是倫敦、美國中部等地仍會受到風雪襲擊。」這場北極震盪帶來的「極端冷相位」為史上首見,歐美地區未來將發布「北極震盪預報」,預警負回饋效應。

柳中明指出,去年九月份北極出現破四百年來高溫紀錄,拉近赤道和南北極的「溫度階梯」,溫度落差被拉近,以往赤道利用大氣及洋流傳導熱能到極地的功能大減,熱能送不進極地,去年十二月十五日到廿日之間,北極上空出現很強的冷高氣壓,「北極震盪」冷相位發威,當「北極震盪」對上「非典型聖嬰現象」,今年冬天北半因而就球忽冷忽熱。

至於台灣是否有可能也會遭降雪冰封?柳中明表示,二○○七年造成全台寒害的冷空氣行進路徑從西北走向東南,先從西伯利亞出發,經華南再襲擊台灣,今年兩波冷空氣是從外蒙經韓國及日本,從東海來台,對台灣傷害較小。

地球可能遇上小冰河期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指出,台灣也曾在三月份出現平地降雪紀錄,按理論推演,地球要在進入大規模冰河期還得經幾萬年,但是幾十年內有可能發生小冰河期。

一三五○年的小冰河期,曾造成格陵蘭的移民面臨糧食及海運中斷,讓多達五千多人的移民社區滅亡;北歐種植葡萄的生物界線整條向南移動五百公里。

為何在暖冬時無法預期北極震盪的發生?柳中明回應,科學家從未見過如此現象,沒有人知道大自然的負回饋力量如此強烈,至少目前可以預期的是,此刻北極溫度降低,明年冬天北半球不會像今年這麼冷。

地球將進入迷你冰河期?

更新日期:2010/01/11 04:11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歐洲乃至北美各地連日嚴寒襲人,冰雪封凍,造成鐵公路和航空運輸大亂,學校也被迫停課,而美國在北極鋒面籠罩下,向來溫暖的南部佛羅里達州更創下一百一十二年來最低溫紀錄,年產值達九十三億美元的柑橘業恐將損失慘重。然而,全球知名的氣候科學家指出,目前橫掃北半球的寒冬,不過是地球正邁入一段可能歷時二、三十年低溫的「迷你冰河時期」(mini ice age)之始。此一看法與目前已蔚為主流的全球進入無法逆轉的暖化的觀點,大相逕庭。

海水水溫循環數據分析

英國每日郵報週日版十日報導,這些氣候科學家根據太平洋與大西洋水溫自然循環的分析,做出地球可能進入「迷你冰河時期」的預測,與主張北極將在二○一三年夏天以前完全無冰的全球暖化說背道而馳。根據位於科羅拉多州的美國國家雪冰資料中心的數據,自二○○七年起,北極夏季海冰面積已增加一百零五萬九千三百多平方公里,增加率二十六%;即便是最堅定的擁氣候暖化派人士,也無法駁斥此一數據。

溫室氣體非暖化之因?

迷你冰河時期派科學家的預測,也推翻電腦所推估的氣候模式,即宣稱一九○○年起的地球暖化完全肇因於人類所排放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若持續增加,地球就會愈來愈熱。科學家說,研究顯示,絕大部分地球暖化肇因於海洋處於「暖模式」循環,至於目前則是處於「冷模式」。由於這些迷你冰河時期派科學家並非否定或質疑全球暖化之輩,這番挑戰全球暖化的看法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迷你冰河時期派科學家之一,正是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重要成員、德國基爾大學萊布尼茲研究所研究團隊負責人拉提夫。拉提夫發展出一套新方法,測量地表下約九百一十四公尺、即海洋冷暖循環肇始處的海溫的方法;二○○八年,拉提夫曾與同僚發表論文預測地球將變冷的趨勢,稍後又於去年九月IPCC會議上重申。

酷寒涼夏可能持續20年

拉提夫表示,從一九八○年到二○○○年以及在二十世紀初的地球暖化,有很大一部分(也許多達五成)可歸咎於海洋的冷暖循環;如今循環逆轉,所以像今年這樣的寒冬可能會更常見,夏天也可能比較涼爽,整個情況可能持續二十年或更久;冰河與海冰嚴重消退的情況將會停止,「全球暖化已經暫停,氣候可能會變得比較冷。」

北半球嚴寒 肇因北極振盪

此外,儘管目前的酷寒確實肇因於「北極振盪」(Arctic oscillation),拉提夫認為,這與更長期的變化──太平洋與大西洋「數十年振盪」(multi-decadal oscillations, MDOs)──有關。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大氣科學組織負責人提桑尼斯也曾表示,「數十年振盪」在全球各地同步展開,將全球氣候從「熱模式」硬生生翻轉為「冷模式」,然後在二、三十年後再翻轉回來。這些「數十年振盪」重整主要氣候模式,其變化是二十與二十一世紀全球氣候重大變化的主因。